铜,不够用了?——黑金刚播报
发布时间:
2025-10-27
2025年10月,全球铜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供需博弈。从智利安第斯山脉的露天矿坑到中国长三角的铜加工车间,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电子盘到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期货市场,铜价在高位震荡中牵动着全球产业链的神经。这场博弈的核心矛盾直指一个关键问题:全球铜资源,是否正在走向短缺?

供给端:矿山增产乏力,意外事件频发
根据五矿证券最新发布的全球铜矿企业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全球24家头部铜矿企业合计产量为741万吨,同比增长2.8%,但这一增速已较2024年明显放缓。更值得关注的是,下半年头部企业产量指引被大幅下调至1.7%,合计减少约11.4万吨。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因泥石流事故导致Grasberg矿减产20万吨,智利国家铜业因原矿品位下降调低产量目标,这些事件叠加全球铜矿平均品位持续下滑的趋势,使得供给端压力骤增。
“铜矿开采已进入‘高成本、低增长’时代。”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专家指出,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预计增长2.3%至2350万吨,但这一数字可能因项目延期和资源枯竭被进一步修正。例如,巴拿马Cobre Panama铜矿虽拥有1400万吨库存,但重启谈判尚未达成协议;非洲刚果(金)的Kamoa-Kakula铜矿虽计划扩产,却面临基础设施瓶颈。
需求端:新能源狂潮下的“铜饥饿”
与供给端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需求端正爆发式增长。ICSG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预计增长2.4%,但实际增速可能远超这一预测。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最大“铜黑洞”:每辆电动车用铜量达83公斤,是燃油车的4倍。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2500万辆,仅此一项就将新增200万吨铜需求。
光伏和风电领域同样“铜需”旺盛。每GW光伏装机需铜500-800吨,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480GW;每GW风电装机需铜300-600吨,同期新增装机182GW。更令人瞩目的是数据中心建设——单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平均用铜量达58吨,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铜需求预计达50-120万吨。
“铜已成为能源转型的‘战略金属’。”高盛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直言,全球铜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领域(建筑、家电)需求占比从2018年的60%降至2025年的45%,而新能源领域占比从15%跃升至35%。
库存与价格:低库存支撑高价位
截至2025年10月中旬,LME铜库存仅为13.7万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22%;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为8.5万吨,连续两日下降。全球显性库存总量处于历史低位,成为支撑铜价的核心因素。
价格方面,铜价在2025年经历了多轮上涨。10月初,LME铜价一度触及11,350美元/吨的高点。尽管随后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出现调整,但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仍普遍看涨。高盛将2026年铜价目标调升至12,000美元/吨,瑞银预测2025年铜价有望上涨至10,000-11,000美元/吨区间。
“当前铜市场呈现‘矿紧冶松’的格局。”五矿证券分析师指出,铜矿供应增长乏力,但冶炼产能相对充足,导致铜精矿供应紧张而精炼铜供应相对宽松。这种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将持续到2026年。
中国角色:从“进口依赖”到“全球领跑”
在这场全球铜资源博弈中,中国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中国铜企产量同比增速高达17%,成为全球铜矿供给增量的主要贡献者。紫金矿业、五矿资源等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海外并购,实现了产量和成本的双重突破。
紫金矿业2025年前三季度矿产铜产量达83万吨,同比增长5%,其矿产铜销售成本为2.3万元/吨,同比下降1.4%。五矿资源则凭借Las Bambas铜矿的稳定运营,三季度铜产量同比增长11%。
“中国铜企正在改写全球铜产业格局。”业内专家评价称,中资企业不仅在产量上追赶海外巨头,更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展现出领先优势。例如,安托法加斯塔在Zaldivar矿区测试的Cuprochlor-T技术,预计2028年投入使用后将大幅提升低品位矿回收率;第一量子在Sentinel矿部署的低能耗轨道输送机,预计能耗降低50%-70%。
未来发展:短缺预警与长期机遇
综合多方数据,2025年全球铜市场将呈现“供需紧平衡”格局,但2026年可能转向短缺。ICSG预测,2026年全球精炼铜市场将出现15万吨的短缺,供需格局将发生逆转。
“铜的长期需求基本面向好,供给紧张格局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延续。”五矿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随着能源转型与电气化进程持续推进,铜作为关键原材料的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对于投资者而言,铜矿企业、新能源材料企业以及铜加工龙头企业值得重点关注;对于产业链企业,则需通过套期保值、长期协议等方式锁定资源,以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在这场全球铜资源博弈中,一个清晰的信号正在浮现:铜,真的不够用了。而这场短缺危机,或将推动全球铜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景气周期。

聚焦热点
工信部部长:钢铁等产业规模已经达到峰值 必须坚持以优争先、以质取胜——黑金刚播报
从工程实践看中央并列式、中央对角式与侧翼对角式——黑金刚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