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对比分析——黑金刚播报


发布时间:

2025-10-11

平硐作为地表与矿体直接连通的水平巷道,在基建阶段展现出显著优势。其施工工艺简单,无需复杂的井筒提升设备和井口附属设施,施工速度较井筒提升 30%-50%,基建周期可缩短 40% 以上。从成本角度看,平硐单位长度掘进成本仅为竖井的 1/3-1/2,且无需配置井架、提升机房等设施,初期投资可降低 60%。生产运营中,平硐借助重力实现自流排水和自然通风,运输环节采用电机车或胶带输送机,较井筒提升节省 50% 以上的能耗成本,且巷道维护费用低,事故率仅为井筒系统的 1/5,安全性能突出。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对比分析

       平硐与井筒的技术经济差异

平硐作为地表与矿体直接连通的水平巷道,在基建阶段展现出显著优势。其施工工艺简单,无需复杂的井筒提升设备和井口附属设施,施工速度较井筒提升 30%-50%,基建周期可缩短 40% 以上。从成本角度看,平硐单位长度掘进成本仅为竖井的 1/3-1/2,且无需配置井架、提升机房等设施,初期投资可降低 60%。生产运营中,平硐借助重力实现自流排水和自然通风,运输环节采用电机车或胶带输送机,较井筒提升节省 50% 以上的能耗成本,且巷道维护费用低,事故率仅为井筒系统的 1/5,安全性能突出。

IMG_256

平硐

       竖井与斜井的多维度对比

在基建工程量方面,斜井虽长度较长,但单位长度施工成本比竖井低 20%-30%,且井底车场结构简单;而竖井因需建设复杂的井底车场和较长石门,初期工程量较大。井筒装备上,竖井需配置多层罐笼、平衡装置等复杂提升系统,斜井则面临管线铺设长、排水设备扬程高等问题,导致斜井排水成本较竖井高 15%-20%。承压性能上,竖井凭借垂直受力结构,抗压强度比斜井高 30%-40%,适用于深部高应力矿区。生产能力方面,竖井提升速度可达 8-12m/s,单井年提升能力超 500 万吨,而斜井受钢绳磨损和提升倾角限制,维护成本高且产能上限较低。施工难度上,斜井机械化程度达 70%,施工效率比竖井高 25%,但竖井更适合实现全流程机械化作业。

IMG_257

竖井

IMG_258

斜井

       斜坡道与井筒的适用性对比

斜坡道具有广泛的地质适应性,可穿越多种复杂岩层,施工速度较井筒提升 40%,能快速形成井下运输网络。其开放式结构便于无轨设备通行,机械化作业率达 90% 以上,显著提升物料运输效率。然而,当使用柴油动力设备时,需配置强力通风系统处理尾气污染,通风成本较井筒系统增加 20%-30%。相比之下,井筒系统在深层通风和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更优,而斜坡道更适合中浅部、追求快速机械化作业的矿山。

IMG_259

开拓方案选择的核心原则

       安全环保优先原则

安全是矿山生产的基石,在开拓方案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法规要求,确保至少设置 2 个独立的安全出口,这两个出口的间距不得小于 30m ,以防止单一出口因事故堵塞而导致人员无法疏散的情况。每个出口通道的净断面应不低于 6㎡,保证人员和设备能够快速、顺畅地通过,满足紧急疏散时的流量需求。在确定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时,需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如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等,精准探测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坚决避开这些危险区域布置巷道,降低因地质灾害引发的安全风险。

同时,借助数值模拟软件,如 FLAC3D、ANSYS 等,深入分析岩层移动规律,预测不同开采阶段地表的沉降和变形情况,将工业场地设置在地表移动带外 20m 以上,避免因开采活动对工业场地建筑物和设施造成破坏。通风系统作为保障井下空气质量的关键,需通过科学计算和模拟,保证井下各作业面的风速不低于 0.25m/s ,以有效稀释和排出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将作业面的粉尘浓度严格控制在 2mg/m³ 以下,保护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健康。排水系统则应按照 20 年一遇暴雨强度进行设计,配备足够功率的排水设备和完善的排水管网,确保在强降雨等极端情况下,井下积水能够及时排出,维持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稳定。

       技术经济优化原则

技术经济优化是在满足矿山年生产能力要求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通过对不同开拓方案的详细技术经济分析,优先选择基建工程量小、投资回收期短的方案。例如,在某浅埋矿床的开发中,采用平硐开拓方案,相较于井筒开拓,平硐无需进行深部挖掘和复杂的井筒建设,可减少约 30% 的基建投资,且施工周期缩短,使得投资回收期较井筒开拓方案缩短了 2 - 3 年。同时,考虑到矿山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设计开拓方案时应预留 30% - 50% 的产能提升空间,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巷道、提升系统、通风系统等关键设施便于后期的扩能改造,降低未来扩能的难度和成本。

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开拓方案在掘进、提升、通风、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费用。以提升环节为例,竖井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单吨矿石的提升成本通常在 8 - 12 元;斜井由于提升速度相对较慢,且钢绳磨损较大,维护费用高,单吨矿石提升成本为 10 - 15 元。在矿体较浅时,斜井开拓的总成本可能较低;但随着矿体深度增加,竖井在提升效率和成本上的优势逐渐凸显。因此,需要结合矿体的具体深度、赋存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选择年运营成本最低的方案,实现矿山长期稳定的经济运行。

       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开拓方案设计中,通过精确的地质建模和优化的巷道布置,使保安矿柱的留设面积不超过矿体总面积的 5% ,最大程度减少因保安矿柱留设造成的矿石损失。合理确定井筒位置,使其尽量靠近矿体中心,减少矿石运输距离的同时,降低因井筒周边矿柱留设导致的资源浪费。结合充填采矿法等先进采矿技术,对采空区进行及时充填,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地压,保障开采安全,还可进一步降低矿石损失率,将其控制在 8% 以内。

在工业场地规划方面,严格遵循国土资源部矿山建设用地标准,合理布局各类设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工业场地的绿化率不低于 20%,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配套建设尾矿资源化利用设施,对尾矿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尾矿排放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的开采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将矿石贫化率控制在 10% 以下,确保采出矿石的质量,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土地节约利用的双重目标。

开拓方案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

       地质赋存条件

地表地形决定开拓类型,山地地形(高差>50m)优先采用平硐溜井系统,平原地区则以井筒开拓为主。矿体倾角是核心指标,>45° 的急倾斜矿体或<15° 的缓倾斜矿体,竖井提升效率比斜井高 30%;15°-45° 的倾斜矿体,斜井综合成本较竖井低 15%-20%。开采深度方面,>500m 深度时,竖井承压优势显著,斜坡道因通风成本剧增而适用性下降,需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工程技术条件

矿岩稳固性决定巷道支护方式,稳固性差的岩体(普氏系数 f<6)需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成本较普通锚喷支护增加 40%,此时竖井整体稳定性优于斜井。水文地质条件方面,涌水量>100m³/h 的矿区,竖井排水系统需配置多级离心泵,而斜井排水管线维护难度大,需优先考虑竖井。机械化水平上,大型矿山(>300 万吨 / 年)适合竖井箕斗提升或胶带斜井,中小型矿山(<100 万吨 / 年)采用罐笼竖井或汽车斜坡道更经济,设备选型需匹配产能需求。

       外部建设条件

工业场地选址需满足防洪标准(重现期≥50 年),避开滑坡、泥石流隐患区,且距居民区不小于 500m。外部运输条件影响矿石转运成本,铁路运输适合大运量矿山(>500 万吨 / 年),公路运输适用于中小规模矿山,需保证进厂道路坡度<8%。政策环境方面,需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20),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确保开拓方案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系统对比主要开拓巷道的技术经济指标,结合矿山实际条件遵循安全、经济、高效的选择原则,综合考量地质、技术、外部环境等关键因素,可科学制定最优开拓方案,为矿山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高效运营奠定基础。

聚焦热点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对比分析——黑金刚播报

平硐作为地表与矿体直接连通的水平巷道,在基建阶段展现出显著优势。其施工工艺简单,无需复杂的井筒提升设备和井口附属设施,施工速度较井筒提升 30%-50%,基建周期可缩短 40% 以上。从成本角度看,平硐单位长度掘进成本仅为竖井的 1/3-1/2,且无需配置井架、提升机房等设施,初期投资可降低 60%。生产运营中,平硐借助重力实现自流排水和自然通风,运输环节采用电机车或胶带输送机,较井筒提升节省 50% 以上的能耗成本,且巷道维护费用低,事故率仅为井筒系统的 1/5,安全性能突出。

斜井开拓法的基础概念与适用场景——黑金刚播报

斜井开拓法是以斜井作为主要开拓巷道,连接地表与地下矿体的矿床开拓方法。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倾斜巷道(倾角通常介于 10°~45°)构建运输、通风及人员通行的立体通道,适用于地平面以下的缓倾斜(倾角 8°~30°)至倾斜(倾角 30°~55°)矿体,尤其在埋藏深度小于 200m 的中小型矿体开采中优势显著。该方法通过不同提升设备与巷道布置的组合,实现高效的矿石运输与矿井开发。

斜坡道开拓法核心概念与技术特征——黑金刚播报

斜坡道开拓法是一种利用倾斜巷道(斜坡道)构建地表与地下各开采水平连通体系的开拓技术。在现代采矿工程中,随着无轨采矿设备的广泛应用,斜坡道开拓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开拓方式。其核心在于为无轨采矿设备,如铲运机、卡车、钻车等,提供一条直达通道,使这些设备能够从地表直接驶入地下,或者在不同的中段之间自由通行,极大地提高了采矿作业的效率和灵活性。

中秋节|愿国兴家和,月圆人安

中秋节|愿国兴家和,月圆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