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下的国内矿山企业:2025年10月矿产品种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

2025-10-20

贸易战对国内矿山企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传统工业矿石在短期内面临需求萎缩和成本压力的双重困境,而战略资源型矿石和新能源相关矿石则凭借全球供应链优势和需求韧性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矿山企业需要立足长远,通过技术升级、市场多元化和资源整合等措施,积极应对贸易战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在全球矿业格局重构中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01利空矿石种类:传统工业矿石需求萎缩与成本压力并存

       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高加剧供应链风险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然储量较为可观,但贫矿多、富矿少,平均品位仅为 34.50%,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使得开采成本相对较高。长期以来,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 60%,主要依赖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2025 年贸易战升级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不稳定使得铁矿石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一方面,贸易摩擦导致海运保险费用增加;另一方面,部分国家对运输船只的限制也使得运输周期延长,这些都增加了铁矿石的进口成本。

同时,国内钢铁出口受阻,许多钢铁企业为了减少库存积压,不得不减产。钢铁产量的下降直接导致铁矿石需求下降。国内矿山企业面临着库存积压和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数据显示,2025 年 10 月铁矿石进口到岸价较年初下跌 15%,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CFR)降至较低水平。国内铁精矿价格也同步回调,许多矿山企业的利润率被大幅压缩。一些中小型矿企由于融资渠道有限,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资金链紧张,部分高成本矿山被迫减产甚至停产。

       铜矿石:终端消费疲软引发价格震荡

铜作为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和建筑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每年进口铜精矿占需求量的 70% 以上。贸易战导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美国受限,2025 年 10 月 LME 铜价较 9 月下跌 8%,市场对铜的需求预期下降。国内铜企订单减少,许多企业的冶炼产能利用率下降,部分生产线被迫闲置。

美国对铜制品加征 25% 关税,这使得我国铜加工企业的出口成本大幅增加,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减少。这种影响传导至上游铜矿石需求,企业面临库存减值和现金流紧张问题。虽然铜矿供应端存在智利罢工等扰动,导致全球铜矿产量有所下降,但在短期消费疲弱的主导下,市场对铜的需求不足,铜矿山企业短期盈利承压。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减少勘探和开采活动,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铝土矿:下游加工品出口受阻拖累原矿需求

我国铝土矿资源禀赋不足,进口依存度达 60%,主要进口来源为澳大利亚、印尼。贸易战中美国对铝制品加征 10% 关税,直接影响我国铝加工品出口。2025 年 1-10 月铝型材出口美国同比下降 20%,国内铝加工企业订单减少,生产规模收缩,倒逼国内铝土矿需求萎缩。

同时,国内环保政策趋严,对铝土矿开采企业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电价成本上升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产品价格下跌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部分矿山产能利用率降至 70% 以下,一些小型矿山甚至面临倒闭风险。铝土矿开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02利好矿石种类:战略资源型矿石与新能源相关矿石迎来机遇

       稀土: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凸显反制优势

稀土素有 “工业维生素” 之称,在现代工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的重要产地,稀土储量占全球 44% ,更是唯一能够提供全部 17 种稀土金属的国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美国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对中国稀土进口依赖度极高,达 100%。

2025 年贸易战期间,我国基于对稀土资源战略价值的考量,加强了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特别是针对重稀土实施了严格的配额管理,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拳,直接对美国的军工、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重稀土在这些高科技产业中起着关键作用,美国相关企业面临着原材料短缺的困境,生产运营受到极大阻碍。

在市场反应方面,2025 年 10 月稀土氧化物价格环比上涨 12%,这一价格涨幅充分体现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我国北方稀土、厦门钨业等稀土行业龙头企业,凭借其在国内稀土矿山的资源优势和生产能力,订单量在贸易战期间逆势增长。国内稀土矿山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随之提升至 90% 以上,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应对贸易战的过程中,加速了从 “原料出口” 向 “高端材料” 的转型进程,加大了在稀土深加工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在全球稀土市场的竞争力。

       钴锂:新能源需求韧性支撑长期利好

钴锂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其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尽管在贸易战初期,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钴锂板块股价出现回调,但这并未改变其长期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钴锂的需求持续攀升。2025 年 1-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35%,这一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是对碳酸锂等电池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增加,带动碳酸锂需求增加 25%。

我国的钴锂矿山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在刚果(金)、阿根廷等资源丰富国家获取钴矿、锂盐湖权益,实现了产能的逐步释放。这种全球布局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对冲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在贸易战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供应能力。2025 年 10 月,钴价较年初上涨 8%,锂盐价格保持高位震荡。企业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加速布局电池级产品深加工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黄金:避险需求与货币属性驱动价格上行

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贵金属,具有避险资产和货币的双重属性。在贸易战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加剧,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日益加深,使得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激增。2025 年 10 月,COMEX 黄金价格突破 4200 美元 / 盎司,创历史新高,这一价格走势充分反映了市场对黄金的强烈需求。

国内黄金矿山企业成为这一市场变化的直接受益者。山东黄金、紫金矿业等企业受益于黄金价格的上涨,黄金毛利率提升至 40% 以上。丰厚的利润使得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矿山扩产项目中,加快推进矿山的建设和开发,提高黄金产量。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黄金储备在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强国际市场对人民币信心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政策层面也加大了对黄金资源整合的支持力度。通过资源整合,黄金矿山企业的规模效应得以发挥,行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3矿山企业应对策略与行业趋势

       短期策略:多元化市场与成本管控

面对贸易战带来的复杂市场环境,矿山企业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不同矿石品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于铁矿石、铜矿石、铝土矿等利空品种,企业积极开拓 “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需求增长点。中煤矿建集团发挥自身优势,加速在 “一带一路” 市场布局,成功中标泰国泰卡利钾盐矿 EPC+O 项目,为国内矿山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铁矿石企业与非洲、中亚等地区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增加供应渠道,降低对澳大利亚、巴西等传统供应国的依赖。铜企则通过增加国内废铜回收利用率,降低进口铜精矿的比例,缓解成本压力。同时,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稀土、钴锂、黄金等利好品种,企业则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北方稀土启动建设 5 万吨高性能钕铁硼速凝合金项目,进一步提升磁材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端领域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钴锂企业则积极布局电池回收产业链,通过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钴锂等金属,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例如,华宏科技在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和磁性材料领域加大投入,提升产能规模,其再生稀土氧化物产能已达到 1.2 万吨 / 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长期趋势:战略资源整合与绿色转型

从长期来看,贸易战将加速国内矿山企业的战略资源整合和绿色转型进程。在政策层面,政府加大对矿山企业兼并重组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稀土行业为例,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了 “南北六大集团” 的格局,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绿色矿山建设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推动传统矿山绿色转型,构建 “五位一体” 工作体系,明确三级责任链并纳入地方政府效能考核,出台 5 类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实施 “一矿一策” 评估及 “能进能出” 动态管理,推动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深入开展。枣泉煤矿通过 “边开采、边治理” 修复生态,依托智能化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构建智慧水务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节能减排,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新能源相关矿石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矿山企业将加大对锂、钴、镍等新能源关键矿石的产能布局,同时积极推动传统矿山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一些传统矿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入智能化开采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安全风险,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矿业行业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以 “无人值守”“无人矿卡”“一键启停”“自动巡检” 为标志的智能化技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矿山整体形象。

贸易战对国内矿山企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传统工业矿石在短期内面临需求萎缩和成本压力的双重困境,而战略资源型矿石和新能源相关矿石则凭借全球供应链优势和需求韧性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矿山企业需要立足长远,通过技术升级、市场多元化和资源整合等措施,积极应对贸易战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在全球矿业格局重构中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聚焦热点

地下矿山副井布置方式——黑金刚播报

在采矿工程领域,副井的布置方式对矿井的生产效率、安全保障及运营成本有着深远影响。集中式布置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独特优势的模式,在现代化矿山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其核心类型包括中央集中布置与侧翼集中布置,两者各具特点,适应于不同的地质条件与开采需求。

前进式开采沿空留巷的巷道布置与技术实践——黑金刚播报

在前进式开采掘进中,回采巷道与采煤工作面的空间关系决定了四种典型布置方式。单巷超前预掘布置是在工作面前方预先掘进回采巷道,借助采煤机直接切割巷道断面,为工作面推进提前构建通道;单巷无预掘布置则打破传统预掘模式,使回采巷道与采煤工作面同步施工,实现采掘一体化作业,有效缩短工期。双巷全无预掘方式同样采用同步推进策略,通过采煤机截割形成双巷断面,提升巷道掘进效率;双巷超前预掘则是提前在工作面前方打造两条平行巷道,为后续开采提供双重保障。

贸易战下的国内矿山企业:2025年10月矿产品种影响分析

贸易战对国内矿山企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传统工业矿石在短期内面临需求萎缩和成本压力的双重困境,而战略资源型矿石和新能源相关矿石则凭借全球供应链优势和需求韧性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矿山企业需要立足长远,通过技术升级、市场多元化和资源整合等措施,积极应对贸易战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在全球矿业格局重构中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岩石移动范围的圈定方法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黑金刚播报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岩石崩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而这种崩落往往会对地表产生显著影响,形成两个具有关键意义的区域:崩落带与移动带。当岩石崩落波及到地表时,崩落带(B)便随之出现,这一区域是地表直接遭受破坏的部分,呈现出裂缝、塌陷等明显的破坏特征。崩落带的范围是由崩落线(C/F)来精确圈定的,崩落线就像是一道明确的界限,将崩落带与其他区域清晰地区分开来。

矿山工程中矿车与铲斗吨位确定的关键因素分析——黑金刚播报

矿床储量在矿山开采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它就像一把精准的标尺,直接衡量着矿山服务年限与开采规模,更是设备选型环节的核心依据。当一座矿山的工业储量跨越千万吨级这一关键门槛时,开采作业对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便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此时,大吨位设备凭借其卓越的单趟运输能力,成为降低单位矿岩开采成本的关键。